解读|以新时代家庭观引领家庭文明新风尚

以新时代家庭观引领家庭文明新风尚

中华女子学院党委书记、

全国妇联人才开发培训中心主任、教授

李明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引领新时代家庭建设的新思想、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全面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家庭、怎样建设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的重大问题,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强烈的时代特征和宽广的社会视野,贯穿了历史、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中国逻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是我们新时代做好一切家庭工作的科学指南。

新时代家庭观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家庭的功能、地位、发展趋势以及家庭建设的内容、途径、价值取向等基本问题作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理解新时代家庭观我们要认识到,新时代家庭观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根本任务是要立德树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核心内容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其本质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家庭观,是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同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领域的体现和要求;其地位作用则是新时代家庭建设的行动指南。

一、新时代家庭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的思想灯塔和根本遵循,特别是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则构成了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的精神内核。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明确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建设的政治方向。由于“天下之本在家”,“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新时代的家国情怀,既强调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之于家庭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一致性和重要性,引导着广大家庭成员要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国家观、民族观,把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统一起来,把个人理想、家庭幸福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也表现为国家充分认识家庭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对家庭予以特殊的关心与保护。这是我们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必须坚持的正确的政治方向;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明确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建设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切实把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建设的重要内容,遵守民法典所规定的“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明确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建设的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家庭美德,而且将向上向善归纳为家庭美德的核心。向上向善,指明了弘扬家庭美德的价值追求,正是铭记在中国人心灵中的向上向善的追求,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向上,体现了人往高处走的积极心态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意志。向善,则体现了人之为人的人性光辉,我们只有不断向善,才能成为纯粹和高尚的人;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明确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建设的主体责任。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集中体现了家庭成员的平等地位和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家庭建设,教育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强调了家庭责任的重要性,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时代精神。

二、建设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必须警惕和反对背离新时代家庭观的不良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的家庭建设注入了灵魂,指明了方向,使生活在新时代中国的千家万户幸福感大幅提升,因而当前我国婚姻家庭领域的主流是好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背离新时代家庭观的不良现象,对此必须予以高度警惕和坚决反对。一是要警惕和反对个人主义在婚姻家庭领域泛滥。在婚姻家庭领域,个人主义特别是极端的利己主义是婚姻家庭冲突、纠纷乃至解体的罪魁祸首;二是要警惕和反对市场经济规则在婚姻家庭领域滥用。婚姻家庭是一个伦理实体,家庭成员间遵循的应当是互相尊重、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的伦理道德,而不是等价交换的市场规则,更不是弱肉强食的竞争关系;三是要警惕和反对封建主义在婚姻家庭领域死灰复燃。虽然封建的婚姻家庭制度早已土崩瓦解,可是现在,农村一些地方天价彩礼让人“娶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让人“还不起”。“要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旗帜鲜明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四是要警惕和反对财产关系在婚姻家庭领域反客为主。此外对于婚姻的稳定问题也要引起高度关注。

三、以体现新时代家庭观的法律制度助力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建设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建设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立法目的的民法典,特别是其婚姻家庭编更是新时代家庭观的制度体现。民法典特别是其婚姻家庭编的实施必将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一是民法典通过强化对婚姻家庭的保护以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不仅通过增加规定,“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再次表明了国家对婚姻家庭的保护态度,充分体现了立法者“天下之本在家”的家国情怀,而且通过对婚姻家庭进行体系化保护以维护婚姻安全,适应人民群众对安全稳定婚姻生活的期待;二是民法典通过强化遏制破坏婚姻家庭行为以建立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建立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既需要倡导“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更需要加强对违反婚姻家庭制度规定、破坏婚姻家庭关系行为进行惩戒。为此,民法典婚姻家庭编通过扩大无过错方的救济途径和期限、扩大追究过错方民事责任的范围等,从多方面强化了遏制破坏婚姻家庭行为;三是民法典通过强化公序良俗的法律保护以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民法典不仅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立法目的,而且将公序良俗确定为民事主体的行为规则和处理民事纠纷的裁判规则。同时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明确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四是民法典通过强化家庭成员间的实质平等以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新中国的婚姻家庭制度历来注重特定群体的特殊保护、强调家庭成员间的实质平等,提倡家庭生活的分享利他和共建共享。为此,民法典不仅在总则编中规定了有关其他法律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等的民事权利保护有特别规定的要优先适用,而且在婚姻家庭编明确规定男女平等和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作为基本原则,使之成为处理婚姻家庭关系的核心价值。总之,民法典及其婚姻家庭编在新时代家庭观的引领下于传承中创新,集中体现了民法典的民之情怀、法之精髓和“典”之意蕴,体现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法治精神的成长和传统美德的弘扬,我们相信,民法典及其婚姻家庭编的有效实施必将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建设。

来源/中国妇女报

编辑/刘丽君


分享到:
 
您是第                                     位访客